站点logo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传统文化 > 成语大全 > 悔之无及什么意思?典故介绍

悔之无及什么意思?典故介绍

时间:2018-07-17 16:35:41来源:网络作者:网络阅读:

诸葛亮死后,姜维接过了北伐的重任,不过蜀国很多大臣并不信任他。觉得诸葛亮都没办法完成的事情,难道换成你姜维就可以办到么?所以很多大臣主张姜维放弃北伐,还是以防守为主。但是姜维深知防守只是坐以待毙,而北伐还能创造一片生机。悔之无及这个成语的背景故事就是讲述了此事,一起来看看这个典故是怎样的吧。

悔之无及什么意思?典故介绍

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《三国志·姜维传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,时间是在蜀汉延熙十一年(公元248年),主人公为费祎和姜维。原文如下:

费祎谓维曰:“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;丞相犹不能定中夏,况吾等乎!且不如保国治民,敬守社稷,如其功业,以俟能者,无以为希冀徼倖而决成败于一举。若不如志,悔之无及。”

悔之无及什么意思?典故介绍

这段记载的大意是:费祎对姜维说:“我们这些人对丞相诸葛亮相比,相差的太远。丞相尚且不能平定中原,更何况我们这些人呢!还不如保国治民,守住江山社稷,留下丞相建立的功业去等待有能力的人来继承。不要抱有侥幸心理,以为打一次大仗就能决定天下胜负。那样做的话,一旦事态发展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,再后悔也就来不及了。”

本文要说的成语便出自费祎之口,叫做“悔之无及”,意为后悔都来不及了。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见于左丘明所撰《左传》中的“既成谋矣,何及其未作也,先诸?作而后悔,亦无及也。”

悔之无及什么意思?典故介绍

自诸葛亮病逝后,蜀汉的国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在蒋琬辅政时期,蜀汉的国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蒋琬根据蜀汉连年征战,国力疲惫的现状,改变了诸葛亮时期主动出击的做法,在边境地区采用积极防御、伺机进攻的策略应付来自曹魏的袭击。费祎继任后,对外战略更加保守,费祎认为自己的才能远逊与诸葛亮,而诸葛亮尚且不能平定中原,可见难度之大,以自己的能力更加不宜常年出兵北伐并取得胜利。因此,费祎继续沿用了蒋琬时期所采用的防御性策略。

悔之无及什么意思?典故介绍

不过,在这个问题上,姜维的看法与蒋琬、费祎等人大相径庭。他始终认为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,又有在凉州多年的生活经历,可以诱使羌、胡等少数民族的作为内应,拿下陇西地区易如反掌,这样一来就可以乘势夺取凉州进而出兵中原实现统一全国的梦想。故此,等到了姜维执政时期,他先后发动了九次北伐,不但劳而无功,反倒严重削弱了蜀汉的国力,最终也导致了蜀汉帝国的灭亡。

标签:悔之无及意思典故 上一篇:祸至无日什么意思?典故介绍 下一篇:共为唇齿是什么意思?典故介绍 返回列表我要分享

相关推荐相关推荐

抢占沙发抢占沙发
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吾爱诗经网立场。

网友评论

猜你喜欢猜你喜欢

业界动态 / 本周热文 / 你言我语

最近更新

最新排行

历史图库更多+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