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点logo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历史战争 > 热门战役 > 大卢基战役经过 为何成为教科书式的攻防经典

大卢基战役经过 为何成为教科书式的攻防经典

时间:2021-02-19 11:13:03来源:网络作者:本站整理阅读:

自从罗马帝国灭亡之后,欧洲大陆就再也没有能够出现能一统大陆的存在,因为在欧洲的东部永远都有一个难以战胜的俄国巨人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,德国和苏联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战争,苏联先败后胜,最后将纳粹德国灭亡。在苏联的卫国战争中,最著名的战役绝对是“斯大林格勒保卫战”,这场战役被称作二战转折点,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由此走向胜利。

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1942年末的伏尔加河畔,几乎与此同时,苏德也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也爆发了一场战役——大卢基战役。这场战役是苏联“火星行动”的一部分,其规模比不上斯大林格勒,但是却被誉为“北方的斯大林格勒”。

大卢基是个3万人的小城,德国占据此地后,部署的守军只有7000人,外围则被数倍于己的苏军包围着。苏德战场上这样的战役为数不少,但大卢基却备受关注,军事学家将它与斯大林格勒相媲美,更被美国人誉为战争史上的攻防教科书。

那么,苏德双方为何要投入十几万人围绕这个小城厮杀?大卢基战役的地位又为什么如此独特呢?

大卢基战役经过 为何成为教科书式的攻防经典

1、苏联的大招:冬季攻势

自古以来,俄罗斯的对外战争有两大制胜法宝:坚壁清野以及冬季攻势。1941年夏,纳粹德国用巴巴罗萨行动撕开了苏联的国土,德军仅用半年时间就占领了苏联富庶的西部。但苏联人用坚壁清野的战术消耗德军,严酷的寒冬更让德军苦不堪言。

1941年冬,纳粹企图攻下莫斯科的“台风行动”被苏联粉碎,德军虽然战斗力凶悍,但是后勤补给已经到了极限,大军寸步难行。而苏联人显然更适应寒冷,苏军滑雪部队在丘陵和平原上来去如风,轻型装甲车也能轻松度过结冰的湖面和沼泽,出现在德军意想不到的地方。

苏德战争在1942年陷入僵持,1942年末,苏联发起“火星行动”,加里宁方面军在冬天对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进行打击,以防止中央集团军群南下支援斯大林格勒。苏军的突破点在铁路城市大卢基,第3突击集团军奉命攻占这座处于德军控制的小城。

大卢基位于洛瓦季河上,是通往莫斯科的重要车站,它背靠铁路枢纽“新索科利尼基”,东连莫斯科,北达列宁格勒,南望斯大林格勒。德军占领着新索科利尼基,并从这里的铁路线轻松支援北方和南方集团军群。

1941年8月,大卢基被德军占领,苏联人不肯放弃这个铁路城市,立即组织反扑,但是被德国第11装甲师击溃。德军在城内修筑大量水泥工事,加固和改造建筑物,挖掘壕沟,囤积物资,将这里变成一个军事据点。苏联第3突击集团军以优势兵力突击大卢基,大卢基城及其周围有9个师,大多是二线部队,而城内的守军仅5000多人。

大卢基战役经过 为何成为教科书式的攻防经典

2、寸土不让的残酷围城

大卢基城内碉堡密布,城市西部还有一座古堡,三面环水,易守难攻。德军把古堡作为指挥核心和战地医院,用外围的碉堡层层阻击苏军。1942年11月底,苏军开始进攻大卢基及其周围的德军,苏联空军轰炸了这个小城,让大部分还完好的建筑物成为废墟。因为此时勒热夫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都如火如荼,中央集团军群疲于应付,难以抽出主力支援这里。苏军在大卢基外围击溃了德国第3山地师,并于11月24日包围了大卢基城。

11月25日,大卢基围城战开始。

苏军围城部队以步兵为主,主力是苏军的精锐“近卫师”,第21、第9、第46近卫师和爱沙尼亚师担任主攻。这些部队缺少重武器,指挥官也缺乏经验,只凭一腔热血就冲了上去。11月25日苏军猛攻大卢基,苏军想以人海战术一鼓作气荡平大卢基,但是近卫步兵师在密集的碉堡火力下伤亡惨重。德军卫戍部队,第83步兵师227步兵团集结城内所有有生力量守城,让大卢基变成“绞肉机”。

227步兵团把城内的德军全部集中,凡是能拿枪的都送到前线。从苏军发起勒热夫战役开始,大卢基城囤聚了不少败退的残兵,铁道部队、空军观察营、高射炮营统统被送去前线。这些部队严格来说不算一线战斗序列,但此时德国人别无选择,城内最终总共得到7000名战士。而前两天的战事基本是屠杀,苏军带着炸药包冲锋,工兵爆破工事,德军在苏军打光子弹后进行反冲锋夺回据点。

11月28日,大卢基城的铁路和电话线被切断,城内只能用无线电和外界联系,227团申请从城内突围,但是被上级拒绝了。227团被拒绝的原因非常可笑,不许他们突围并不是出于战术目的,而是因为纳粹核心下令:“东线部队必须寸土不让!”

上级命令大卢基守军死守城市,直到德军增援部队前来解围。11月30日,包围大卢基的苏军部队被彻底打残,尤其是被当作炮灰的爱沙尼亚师死伤惨重。这支部队军心动摇,几百个爱沙尼亚志愿兵临阵倒戈加入德军,被德军编入部队。

随着苏军沿着铁路线进军,包围网被封死,大卢基守军失去了最好的突围机会。守军和数倍于己的敌人大战一周,大卢基城内的弹药和药品告急,德军屡次向外求援,最后惊动了纳粹高层。毕竟大卢基是新索科利尼基的要害,这里的存亡关系北方列宁格勒和南方斯大林格勒的战况。

纳粹核心命令大卢基附近的精锐伞兵部队前去解围,但是被空军元帅戈林拒绝了,理由是伞兵们太宝贵,不能随便牺牲。

另一边的苏军用车轮战攻城,大卢基的给养告急,德军并不是不想去支援,而是有两个现实问题摆在眼前。

第一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消耗了几乎所有的补给和生力军,没剩下多少物资和军队照顾到大卢基;其次,因为大卢基被围得水泄不通,德军只能用空投的方式补给物资,空投物资重量有限,而且容易遭到苏军高射炮的打击,空军伤亡很大。

大卢基战役经过 为何成为教科书式的攻防经典

3、与斯大林格勒一样的悲惨结局

德国空军用轰炸机对大卢基进行物资空投,苏军的高射炮让德国空军吃尽苦头,80多架德国飞机坠毁在大卢基附近。12月,德军第8装甲师坐着火车前来支援,这支部队来自列宁格勒,本要南下去斯大林格勒,但是苏军从中间截断铁路,他们只能加入铁路线周围的战斗。

不幸的是,坐火车来的第8装甲师已经被打残,大部分坦克被毁。如果这支部队是齐装满员的装甲师,大卢基可能迎来救星,但第8装甲师的坦克难以完成突围,被苏军阻挡在包围圈外。

整个12月,大卢基内的守军每天都在增加伤亡,火炮全部被毁,被击毁的坦克只能当做路障。而苏军则有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补充,这种车轮战让守军的心里很绝望。指挥官萨斯在电报中称:“我军士气依然高昂,但是伤亡也很巨大,我们的补给不多,伤员只能保证温饱,但是得不到治疗。”

纳粹核心对守军只有口头的鼓励,称他们“如钢铁般坚强”,守军的回复很凄凉:“大卢基将坚持到最后一人!”因为苏军的高射炮越来越多,大型运输机伤亡惨重,空军改用斯图卡轰炸机进行精准补给,但是补给量大大减少。此时,所有能动弹的士兵都去了前线,德军让俘虏的爱沙尼亚人当护士照顾伤员,这些伤员没有药品,爱沙尼亚人无可奈何,只能用德国人听不懂的语言为他们一遍遍读圣经。

苏军的在大卢基及其附近部署了十几万人,他们的目标是后方的新索科利尼基。苏军的突击炮、榴弹炮、火箭炮从后方开来,但因为大卢基扼守了前往新索科利尼基的通道,重型武器难以抵达前线,德军最后守住了这个铁路枢纽。

第3突击集团军下定决心,一定要啃掉大卢基这个石头。苏军用坦克开路,一个个拔除碉堡。地雷给苏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,但有了重火力支援的苏军还是步步为营,德国守军不断后退,只剩下部分堡垒。

1943年1月,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维勒中将亲自组织对大卢基的救援。大卢基已经被苏军从中间分隔,东西城区各自为战。维勒中将申请党卫军和空军精锐的伞兵支援,空军派了一个伞兵营参战,而德军的骄傲“勃兰登堡特种部队”也有一个营加入战斗。

1943年1月9日,苏军的“喀秋莎”火箭炮开到了前线,前来解围的第5山地猎兵营全部装甲车在一小时里报销,解围部队伤亡数千人。1月14日,解围部队总伤亡接近1万人,士气很低落。

好在勃兰登堡特种部队乘坐突击炮和缴获的T34坦克突入大卢基,空军的一个伞兵营也打通了西南的一条通道。但这已经是德军的极限,苏军马上用几倍的人前来封堵缺口,最终只有200名德军趁着夜色从大卢基西南跟着伞兵突围出来。

1月15日,救援行动宣布失败,进攻的德军受到阻击,被迫转攻为守。1月16日凌晨,苏军杀到了城堡处,德军只剩下两个碉堡。227团指挥官萨斯发电:“我们不会突围,因为城堡有2000名伤兵,我们不能留下他们,请增援我们。”1月16日早上8点,大卢基发来萨斯最后的电报:“请向我们开炮!”

1月16日,苏军终于夺下了大卢基,城内守军7000多人只有200人突围而出,其余大部分战死。

大卢基战役经过 为何成为教科书式的攻防经典

4、陆战攻防教科书

德军最后失败,但在1942年的那个冬天,他们已竭尽了全力。

纳粹宣传部长曾说:“我们东线的士兵都自认比苏联人优秀,我也相信事实如此,但是德国依然在败退。”德国输给了补给、严寒,以及僵化的训令指挥,而东线的德国士兵则表现出了极高的素质。

大卢基守军是值得尊敬的,7000德军防御几倍于自己的苏军,在面对空袭和炮火覆盖的情况下,固守一座孤城长达两个月。德军指挥官萨斯弹尽粮绝也不投降,与伤兵共存亡,那句“请向我们开炮”,今天读起来依然让人动容。

此战德国守军全军覆没,加上铁路沿线的战斗,德军总共伤亡在5万上下,数百辆载具被击毁,80多架宝贵的轰炸机和运输机被击落。而苏军更凄惨,伤亡10万人以上,损失60多架飞机,600多辆坦克和汽车。德军失去大卢基,让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主动撤出勒热夫,改变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战局。

此战苏军堪称惨胜,但德军也在此战中暴露了很多问题,苏德双方在半个世纪前的这场血战,对今天的战场依然有参考意义。在二战结束后,美国人在50年代总结二战经典防御战,大卢基之战名列前茅,被封为“现代战争攻防教科书”。

首先,大卢基城本身就是天然的围城战场样本。这是一座河流穿城而过的小城,扼守铁路线要害,有大量水泥工事。尤其是城里有一座易守难攻的古堡要塞,地形复杂,易守难攻,直接缩小照搬过来,就能当军事演习场。

大卢基城的守军和敌军比例保持在1:5左右,这夸张的比例让德军突围和解围都困难重重。在战役开始前两天,德军最大的错误就是错过了守军突围的最好时间点,让大卢基陷入苦战。美国人总结:在围城战中,双方都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,德国人因为听从纳粹核心“寸土不让”的命令,错失了撤退良机,这是大卢基失败的根本原因。

其次,德军在解围的过程中的表现更是不堪入目,空军和陆军不愿意配合,解围军队缺乏装甲力量,战斗力差。众所周知,被誉为“绿色魔鬼”的德国伞兵是二战最精锐的部队之一,要是大卢基附近的伞兵师能来解围,可能7000守军的命运就会大不相同。

大卢基战役经过 为何成为教科书式的攻防经典

接着中央集团军群因为兵力不够,只能组织一些败退的部队和二线部队去解围,这些部队在前线出现了巨大的伤亡,却没能逆转战局。最后精锐的特种部队和伞兵参战,但是守军已经被打残,无法策应突围,造成全军覆没的结局。

德国在大卢基城的表现,只有守城军队和最后解围的猎兵营、伞兵营、勃兰登堡特种部队表现突出。其余的部队缺乏战斗力,白白浪费了解围的时机。空军和陆军的不配合,将领的指挥僵化,都是大卢基之战的教训。

而苏军作为攻城方,在大卢基之战中也有得有失。美国人总结:“苏军的战术体现了卫国战争的残酷。”

在大卢基于11月底被包围后,苏军没有先让空军轰炸,或者等重炮来到前线,就马上让一些纯步兵攻城,结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。苏军一味进攻德国人的水泥工事和建筑物,这种啃硬骨头的战术并不是明智之举。第3突击集团军数个师在开战前三天被打光,而爱沙尼亚支援兵团甚至因为伤亡过大产生厌战情绪,几百人临阵投向德军。

苏联部队都是后方刚培训的新兵,打光了就再去补给,这种战法是卫国战争时期的无奈之举。苏联军队伤亡率极高,战法残酷,但是也让指挥官的经验快速提升。

在苏军完成合围后,饱和轰炸和炮击起到了杀伤生力军的作用,也从心理上给守军造成很大压力。苏军在围城后采取了正确的战术“围点打援”,不再死磕水泥工事,而是以杀伤德军有生力量为主,击溃增援,削弱守军力量。

最后,德军突围而出的仅有200人,而且全部是在夜晚跟着伞兵逃出来的,其余的部队因为失去联系而全军覆没。这一点体现了现代战争里通信的重要性,东西半城互相不知道对方的情况,让解围行动雪上加霜。

标签:大卢基战役苏德战争德国苏联二战 上一篇:杜拉欧罗波斯之围 萨珊波斯的崛起之战 下一篇:阿曼湾海战经过 阿曼帝国与亚洲本土海权崛起的马斯喀特海战 返回列表我要分享

相关推荐相关推荐

抢占沙发抢占沙发
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吾爱诗经网立场。

网友评论

猜你喜欢猜你喜欢

业界动态 / 本周热文 / 你言我语

最近更新

最新排行

历史图库更多+

回到顶部